您当前位置: 首页-行情 > -正文

【南宁日报】从“经验养虾”到“智慧数据” 养虾不再“瞎养”

来源: 腾讯网2023-08-26 15:51:14

8月22日,《南宁日报》刊发文章《南阳镇 从“经验养虾”到“智慧数据” 养虾不再“瞎养”》《“量身定制”土地资源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报道了南阳镇通过工业化循环水助力海虾陆养、古岳文化艺术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全文如下:


(相关资料图)

8月22日《南宁日报》第4版版面截图。

乡镇概况

青秀区南阳镇位于南宁市东南部,全镇辖7个村、1个社区。南阳镇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其中,施厚村古岳坡曾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等称号。农业以种植水稻、甘蔗、花生为主,水果有火龙果、百香果等。

特色景点

古岳文化艺术村

书记感言

南阳镇将立足镇情,依托青秀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区创建优势,积极落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拓特色农业产业,深挖“研学+”经济,探索打造“音乐小镇”,打开乡村经济发展新窗口。

——南阳镇党委书记陈超凤

从“经验养虾”到“智慧数据

养虾不再“瞎养”

在没有海水的南宁,居然可以养殖南美白对虾?近年来,南阳镇蹚出了一条新型农业发展的好路子——通过工业化循环水助力海虾陆养。

在青秀区南阳镇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基地,工作人员查看南美白对虾生长情况。南宁日报记者黄红锦 摄

8月11日,记者来到该基地,从虾棚望去,只见圆柱形的虾池星罗棋布,一只只南美白对虾在供氧水泵形成的浪花里游弋。在投喂装置的自动投喂作业下,池内的几万只对虾纷纷赶来享用美食。

“我们根据对虾适应的盐度、水温调制海水,使之达到最适应的生长环境。”青秀区南阳镇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基地总经理冯殿勇说道。

在很多人的理念中,养虾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产业,而南阳镇却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养虾模式。记者发现,在偌大的虾棚里看不到几个人。“一人动动手指,就能管好偌大的虾棚,让养虾不再‘瞎养’。”工作人员冯路路一边通过可视化系统查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基地于2022年建设150吨养殖水体实验车间,融入了更先进的池边投喂系统、养殖可视化系统以及排虾壳系统等,改变了过去只能凭经验管理虾池的境况,通过数字赋能为虾池装上智慧“大脑”,可以一手“指点江山”。

记者漫步虾棚发现,整个场地几乎闻不到水产养殖常有的腥味。“在内陆地区养好海虾,属实不易,这离不开高水质、高智能的强力支撑。”冯殿勇指着身旁的污水处理系统向记者介绍,虾池里的污水通过微滤机、蛋白质泡沫分离器、生物处理池、臭氧消毒机等一系列处理后,就可以重新输送至虾池循环利用,实现尾水零排放。

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养殖产量和效益。“目前我们已将传统年养一至二茬对虾提高到年养四到五茬,不仅达到了尾水可全部循环利用,还提高了对虾的养殖效益。”冯殿勇告诉记者。

从“经验养虾”到“智慧数据”,设施农业让工业化养虾之路越走越顺畅。下一步,南阳镇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盘活乡村资源,通过向科技要效益、向机械化要效率,让设施农业“更上一层楼”。

“量身定制”土地资源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了!”8月11日,记者来到南阳镇古岳文化艺术村,看到古色古香的村落、特色鲜明的扎染坊后,不禁感慨。

走进南阳镇古岳文化艺术村,一路群山环绕、风景如画。南宁日报记者黄红锦 摄

南阳镇就像一部多元文化融合的书,农耕文化、研学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这里巧妙交融、相互辉映,美好的田园故事竞相涌现。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公示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青秀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入选,其核心区域正位于南阳镇镇域北部。

一个“融”字,不仅道出了各产业交织融合的韵味,更展现了农业规划引领所绘就的蓝图。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绕不开土地,为促进‘一镇一品’提档升级,2022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立项工作,为产业发展‘量身定制’土地资源。”南阳镇相关领导说。

如何让土地“动起来”、产业“活起来”?南阳镇下足了“绣花功夫”:实施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开发未利用地、整治低效林地、低效园地等,不断唤醒“沉睡”的土地;通过引入专业文创公司对乡村农文旅进行统一开发、运营、管理和推广,打造南宁市“周末经济”和休闲旅游目的地,让土地生“金”。“这一系列工作为在青秀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建设青秀都市文化体验带、农旅文创休闲体验区、都市农业辐射启动区等多个功能区打下了基础。”南阳镇相关领导告诉记者。

“如今,一幅幅韵味悠长的田园图景在古岳文化艺术村竞相涌现,这是南阳镇开展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立项工作的真实写照。”广西巴弗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曾力黎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土地综合整治为其“一校一亩 百校百亩”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他们才能挖掘好“研学+”产业链,构建“一校一亩 百校百亩”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激活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一池春水”。

“我们深挖古岳坡艺术文化内涵,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乡土特色的农文旅融合项目,村民们不仅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非遗技艺等多种形式入股,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能变身农业导师,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曾力黎说。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南阳镇不仅打开了致富之门,也打开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黄金锁”。对于未来的发展,南阳镇相关领导踌躇满志:“南阳镇将持续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依托青秀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区创建优势,规划好农业产业发展蓝图,探索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产业链,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提高。”

来源 | 南宁日报

编辑 | 莫依依

校对 | 余福晓

责编 | 刘慧

编审 | 方永针

出品 | 青秀区融媒体中心

标签: